2018年12月17日下午,我院在10号教学楼四楼报告厅开展2018年“研究生学术月”系列讲座,我院副教授吕涛作了“同质性偏好、社会影响力还是条件效应?—社会资本的条件性来源与回报”的学术讲座。我院全日制研究生约120人参加聆听了这场学术报告,报告由李怀教授主持。
吕涛老师从林南的社会资本理论与Mouw对林南所提出理论的质疑作为研究切入点进行讲座。吕涛老师讲到,林南将社会资本定义为:“嵌入在个体社会网络之中,由关系人所掌控的资源,行动者经由关系人的关系可以拥有或动员的资源,利用这些所拥有或动员的社会资本行动者成功实现其工具行动”,社会资本的概念为社会网络与理性行动之间的关联性提供了因果机制的解释,从而社会资本的因果命题也愈加完整和清晰,就此意义而言,社会资本既是概念也是理论,林南并且强调“并非关系或者关系强度本身带来地位回报,而是嵌入在个体社会网络中、由关系人所掌控的各种资源,经由关系渠道,为行动者所用,从而带来地位回报”。接着,吕涛老师又讲了林南社会资本理论的基本命题,林南提出了三个命题:①社会资源(强度)命题——“工具性行动的成功与关系人所提供的社会资源正相关”,是社会资本理论基本命题中的核心命题。就职业获得(工具行动)而言,这一命题操作化为:当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关系人职业地位越高,行动者所获得职业的地位也越高,相对于其他命题,这一命题获得了较为一致的经验研究证据的正面支持;②关系强度命题——“是弱关系而不是强关系总是导致更好的社会资源”;③位置强度命题——“初始位置的水平与通过关系所获得的社会资源正相关”。
吕涛老师谈到林南社会资源命题经验证据中的同质性偏误:“Mouw发现,当去除掉那些关系人的职业与被访者所获得的当前职业相同的个案之后,关系人职业地位与被访者所获得职业地位之间的回归系数不再显著。这一结果表明,从前所获得的对于林南社会资源命题正面支持的经验证据,很可能是由于行动者和关系人之间的同质性偏好所形成的的伪因果关系,这表明有必要考虑行动者和关系人之间潜在的、不可观察的同质性所产生的内在性偏误的影响。”接着,吕涛老师又讲了林南及其同事对Mouw质疑的回复,他们认为Mouw的质疑基于求职者和其关系人之间职业相似性所形成的职业同质性,这考虑的是交朋友的社会偏好,而不是社会影响力;在这里,Mouw的同质性考虑的是“求职者所获得的当前职业,与关系人职业人的同质性”,但是正确的同质性应指向,“求职者所获得的前一职业,与关系人职业的同质性”。
吕涛老师使用林南等研究所使用的部分数据,在控制了同质性偏误,并且进一步控制了使用关系的选择性偏误后,运用回归分析和Heckman选择模型得出结果,并不赞同林南的观点与林南对Mouw质疑的回应,提出自己的见解。吕老师认为林南没有回应到Mouw的质疑,可能存在内生性问题,遗漏变量错误,阐明错误;通过对“同质性偏误还是同质性效应?”做出评论,指出了同质性偏好的意义与社会影响力的局限。吕涛老师对林南社会资本理论的基本命题进行了修正:①认为就社会分层的必要功能意义而言,个体工作效率是将社会成员分配到不同等级社会位置的内在机制中不可少的一部分。同样在劳动力市场上,尽管求职者可能从其社会网络中获得额外优质的社会资源,但是其个人的人力资本——生产效率——始终是理性雇主不得不考虑的必要因素。因此,认为社会资本对职业地位获得的因果影响独立于人力资本的观点是不确切的。基于此,吕涛老师将林南的社会资源强度命题/社会资本命题修正为社会资本的条件性回报命题。指出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社会资本对地位获得的正面影响受到行动者人力资本的调节,随着人力资本水平的提高而提高。②基于相对同质性原理和关系强度制度化约束原理的思考,可以将林南社会资本本源命题,即关系强度命题和位置强度命题修正为社会资本的条件性来源命题: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行动者与关系人之间的关系强度和关系人社会位置复合在一起正面影响行动者社会资本水平。
最后,李怀老师引用“罗素与维特根斯坦”的故事,对同学们提出了三点期待:“首先,同学们要端正学习态度与重视学习方法,学习吕涛老师做学问的思维习惯,学会把现实问题转化成学术问题,并强调做学问要有累积效应;其次,指出“社会资本”是社会学中很重要的研究领域,我们应该从源头去探讨研究,精读前人的研究著作;最后,鼓励同学们读书要回归经典,包括:经典文献、基础文献、前沿文献。
(撰稿:闵祥珍 审核:李 怀)